各学院、各相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提升青年教师教学理念、教学基本技能教学及综合素养,夯实教学基本功,实现从站上讲台、站稳讲台到站好讲台的成长。学校将组织开展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突破赋能研修,具体培训活动安排如下:
一、研修对象
2023-2025年入职的教师必须参加,其余教师自愿报名参加。
二、研修时间与形式
时 间:2025年09月27日-10月11日(可回看)
形 式:线上直播(小鹅通平台)
三、课程目标
数字赋能:提升新教师的数字技术应用能力,使其熟练掌握智能教育工具和平台,能够将数字化教学资源与教学深度融合,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精研:系统掌握高校教学基本理论、方法与技巧,提高教学设计、课堂组织、教学评价等教学艺术水平,助力新教师快速站稳讲台。
师德铸魂:帮助新教师深刻理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坚定的教育理想信念,培养高尚师德师风,强化育人责任感与使命感。
四、研修模块:
培训内容涵盖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应用、教案设计、教学工具应用、师德师风、心理建设多个新入职必修课程模块。
第一部分:线上直播
(一)教学方法篇:教学法:课堂提问的技巧
(二)有效备课篇:新教师如何编写好一份教案和做好教学设计
(三)课件制作篇:善用教学工具--改善教学效果显著的七种武器
(四) 发展规划篇:面向未来的高校教师学术职业发展规划
(五)教学理念篇:站稳讲台·精研技艺--新教师如何上好一节课
(六)科研启动篇:新任教师如何做好科研及指导学生
(七)师德师风篇:肩负重任,为人师表——塑造民族复兴的一代新人
(八)心理建设篇:心灵守护·压力释——教师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策略
第二部分:自主学习
(一)教学设计篇:如何做好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二)教学技巧篇:数智时代高校教师教学技巧
(三)教学应用篇:借助GPT的AI创新技术打造金质PPT课件
(四)语言艺术篇:高校教师教学语言艺术
(五)教案设计篇:让教案充满设计--基于教学设计的教案编制
(六)智慧教学篇:基于认知理论和数智化的课堂设计创新
五、授课专家
邢磊 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副研究员,教育博士,高校教学发展网络(CHED)副秘书长、评估与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主导设计开发“FACULTY教学核心素养研习营”等逾30个培训课程和项目,累计培训高校教师超过500场,逾万人次。
马昱春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获得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项,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两项,其负责的“组合数学”课程连续被评为清华大学研究生精品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曾获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理工组一等奖,清华大学青年教师优秀奖,宝钢优秀教师奖,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奖励计划,全国混合式创新大赛特等奖第一名。
郭政 上海交通大学在线教育中心课程建设顾问,好大学在线慕课平台管理员,负责MOOC课程拍摄制作、审校及CNMOOC课程上线和管理工作,完成近百门课程建设和上线运行。主讲微视频制作原理、拍摄和制作、PPT制作和美化。
郝佳 北京理工大学工业与智能系统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负责人、美国密歇根大学访问学者。获得国家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北京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北京市优质本科教案。
李骏扬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教师教学发展分中心主任;首批国家级混合式一流课程负责人,首届江苏省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江苏省微课竞赛课程思政组一等奖、全国卓越九校联盟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获得者;在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以及教学设计创新奖、教学学术创新奖两项单项奖。
李艳梅 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获得者、清华大学“新百年教学成就奖”获得者。指导的学生获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作为第一完成人,教学改革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赵庆杰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导师。担任中国伦理学会应用伦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伦理学会政治伦理学分委员会理事、北京市高教学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研究会常务理事。主持和参与各类课题20余项。在中国政法大学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被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聘为首批“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师”。
钱 婧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管理与组织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首席案例专家、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管理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神经管理与神经工程分会委员会委员。现任SSCI期刊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 副主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全国百优案例评审专家,中国工商管理国际最佳 案例奖评审专家,北大管理案例研究中心的专家团成员。
六、工作程序
(一) 9月22日(下周一)下午5点前,各单位将报名汇总表(附件1)报至人事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二)9月26日前,人事处将培训账号等信息通知到各单位;
(三)9月27日-10月11日,培训研修;
(四)10月31日前,各单位收齐培训人员的培训证书后报送人事处。
七、其他说明
(一)本次培训由人事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负责,联系人:赵老师,电话:62339215。培训费用980元/人,由学校统一支付。
(二)所有直播课程均可回放,报名培训的教师须于10月31日前完成全部课程,并获得培训证书。
附件: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突破赋能研修报名汇总表.doc
人事处
2025年9月19日